[节目导视]方舟配资
[标题字幕]暑期文化活动热力升级 多地解锁“文化新体验”
(同期)我们正抓住夏季消费窗口期,不断创新推出文旅产品,发展复合型消费场景。
(同期)我们结合县域红色文化资源,让孩子们触摸历史,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党的优良传统。
(同期) 这次暑期公益课堂,开设了很多课程,像阅读、无人机(课程)等等,孩子们非常喜欢。
[小标题]河南:缤纷夏日 乐享假期
[解说]暑假期间,河南各地景点纷纷推出多种文旅项目。围绕“夏爽中原 老家河南”主题,全省策划了130多项特色活动,推出超过300项门票减免优惠政策,为夏日经济注入新活力。
[同期]游客 张旭
这边有泼水节活动,(我)还看了美人鱼表演,都特别好看。
[解说]入夏以来,河南夜经济持续“升温”,三门峡灵宝市函谷关景区推出实景演出《大秦烽云》,演出依托函谷关的历史文化与壮美景色,让游客沉浸式穿越千年时空。
[同期]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函谷关景区副总经理 刘嘉诚
我们正抓住夏季消费窗口期,不断创新推出文旅产品,发展复合型消费场景,增强游客的体验感,提升服务消费品质,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,推动夏日经济发展。
[解说]夜幕下,濮阳市濮阳县濮水小镇人声鼎沸,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表演,品尝美味小吃,感受小镇烟火气。
[同期]游客 张晓娟
这里吃的很多,有各种小吃,玩的地方也很多,夜景灯光也很美,也比较凉爽。
[小标题]河北邱县:红色景点迎来暑期“研学热”
[解说]近日,河北省邱县的冀南银行第三印钞所、抗战地道等红色景点,每天都会吸引不少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学习。暑期以来,河北省邱县组织文旅、教育等部门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暑期红色研学游活动。学生们走进红色景点,在一个个感人故事中了解革命历史。
[同期]河北省邱县研学游学生家长 秦洪霞
(我)专门带孩子过来,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方舟配资,想让孩子知道,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我们应当把他们(革命先辈)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
[解说]邱县充分整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,先后建成香城固伏击战纪念馆等8处红色景点,以旧址遗迹为“教室”,以文物史料为“教材”,迎来红色“研学热”。
[同期]河北省邱县教育体育局二级主任科员 赵广秀
我们结合县域红色文化资源,让孩子们触摸历史,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党的优良传统,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。
[小标题]山东:暑期公益托管班 护航孩子多彩假期
[解说]暑假期间,山东省多地组织开展公益托管服务,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。
[解说]在山东滨州惠民县一处暑期公益课堂,20多名孩子正学习西河大鼓。除了传统曲艺,今年当地还新增了无人机操作、编程启蒙等课程内容。
[同期]山东滨州惠民县暑期公益课堂学生 冯奕硕
在这里,我学会了飞无人机,读了很多书,交了新朋友,我很开心。
[同期]山东滨州惠民县学生家长 张淑红
我的孩子参加了这次暑期公益课堂。我觉得这次暑期公益课堂办得非常好,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。它开设了很多课程,像阅读、无人机(课程)等等,提升了孩子们的技能,孩子们非常喜欢。
[解说]在山东济宁任城区,每天早上9点,15个“七彩暑托班”准时开班。当地采用“志愿服务+社区能人”模式,为孩子们开设安全教育、手工制作等课程。
[同期]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初中任和校区暑托班学生 刘松源
老师教给我们自护教育安全知识,还有画画、剪纸等好玩的课程。志愿者姐姐辅导我们作业,课间还带我们一起做游戏。我感觉在这里的每天都很有意义。
[小标题]杭州余杭:劈波逐浪 少年龙舟队传承龙舟文化
[解说]今年暑期,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一支主要由7至14岁少年组成的少年龙舟队正在紧张集训。
[同期]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五九少年龙舟队队员 郑豪
(我)爷爷也划龙舟,激起了我的兴趣。我希望我的“龙吐水”能划得越来越好,直到(水)从龙嘴中喷出,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成功。
[同期]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五九少年龙舟队队员 王梓涵方舟配资
你要往前伸的时候,你要用你全部的力量往前划。你划的时候要用很大的力量去拉回来。虽然划起来比较累,但是,因为我爸爸跟我一起划,他就会(鼓励我)说要坚持下去。
[解说]王梓涵的父亲王宏坤是一位划了30多年龙舟的老将,作为少年龙舟队的临时鼓手,耐心细致地传授起划龙舟的经验与技巧。
[同期]王梓涵的父亲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五九龙社队员 王宏坤
我看到我儿子很热爱,我心里也感到很欣慰。划龙舟我希望还是要继续传承下去,让大家看到我们五常龙舟划的精神——团结。
[解说]五常龙舟胜会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40多年前,曾有一支少年队伍亮相当年的龙舟胜会,此后一直没有少年队参赛。今年7月,余杭正式组建了这支少年龙舟队,并专门定制了儿童龙舟。
[同期]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五九少年龙舟队队长 王月萍
我们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船性。通过岸上的划桨的基本姿势(讲解),然后到水里面、到船里面再进行系统性的培训,(希望)把我们五常的龙舟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[解说]这支少年龙舟队在今年暑假期间每周进行两次训练,旱地练习与水上实训相结合。明年,他们将出战龙舟赛,届时将有15名小队员参赛。
[小标题]歌剧《木卡姆恋歌——万桐书》唱响文化传承赞歌
[解说]由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精心打造的歌剧《木卡姆恋歌——万桐书》,日前在新疆乌鲁木齐上演。这部作品讲述了万桐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携妻子女儿从北京而来,扎根新疆数十载,深入抢救、挖掘和研究整理濒临消亡的新疆木卡姆艺术的历程。
[同期]歌剧《木卡姆恋歌——万桐书》主演 王少辉
我们精选出来的这些十二木卡姆的片段,各族群众都是能听得懂。咏叹调、宣叙调等这些唱段,观众都是能够听得懂,看得明白,也能身临其境去感受每一个人物,他的内心活动,他对于木卡姆倾注的热情。
[解说]新疆木卡姆艺术集歌、舞、乐于一体。传统乐器弹拨尔、热瓦普等乐器依次奏响,刀郎木卡姆、哈密木卡姆等轮番上演。
[解说]据了解,该剧自筹备以来便备受观众期待,演出也不负众望,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。
[同期]观众 阿依努尔·热合曼
刚刚那一幕,万桐书先生牵着吐尔迪·阿洪大叔的手,当时我的心情特别激动,我的眼泪一下就涌在了我的眼眶里。
[小标题]千年墨痕化烛台:当《寒切帖》照进生活
[解说]天津博物馆里,藏着一卷穿越千年的“私信”——王羲之《寒切帖》唐摹本。别看是尺牍,这可是王羲之书风成熟时期的代表作,遒劲妍润,妥妥的“镇馆之宝”!帖末“羲之报”三个字暗藏玄机。
[同期]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工作人员 潘恒
《寒切帖》其实是王羲之写给他朋友的一封回信。(信件)最后,我们也能够看到有“羲之报”三个字。“报”是古礼中的恭敬回复,加上王羲之自署其名的谦逊,短短三个字,既有对友人的碎碎念,更藏着“报平安”的暖心彩蛋!
[解说]今年夏天,天津博物馆把“羲之报”搬进香薰烛台——烛火一亮,书法剪影在光影里跳动,仿佛能听见“书圣”穿越千年的轻声问候。
[同期]天津博物馆文创设计部负责人、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魏昀赟
这个烛台,我们采用的是一种现代风格、极简化的一个设计表达。它能很好地融入到我们各种各样的家居风格当中。我们在欣赏这个烛台的同时,也能欣赏王羲之草书之美,同时我们也把“羲之报”的这个祝福带回我们家里,也送给我们的朋友们。
[同期]游客 洪宇桁
看到这个烛台,就感觉一下子很亮眼。(它)相当于(把)大师的文帖结合到我们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物件,一下子接地气儿了,就很喜欢。
[解说]不止烛台,《寒切帖》IP家族还有扇子、冰箱贴等等。从展柜到日常生活,天博用文创矩阵让书法艺术在各种场景大放异彩。
[同期]游客 黄坤
文学气息扑面而来。还有冰箱贴,贴在冰箱上或者贴在书架上,每天能看到“书圣”的字迹,赏心悦目。
[同期]天津博物馆文创设计部设计师 刘峰
(《寒切帖》IP家族)一上市就受到了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喜爱,其中不少产品已经属于脱销状态。我们也在努力地补货当中,相信(这个系列)也会成为暑期的爆款产品。
统筹:李杰、王健、李佳琳
编导:王梁
包装:夏勇
配音:王帅龙
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方舟配资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